致顺定期 | 2020年10月观点

来源:致顺投资    时间:2020-11-06


十月,上证指数收于3224.53,涨幅0.2%;深成指收于13236.6,涨幅2.55%;创业板收于2655.86,涨幅3.15%。月内,各指数普遍呈现出“正弦曲线式”的震荡走势,即月初冲高后持续回落,下旬又有所反弹。震荡的行情,反映出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分歧。其实,对于海外新冠疫情和美国大选两大主要的外部不确定因素,A股投资者预期大致相近。投资者普遍预期,海外新冠疫情会二次爆发;美国选民无论选择哪位总统,中美博弈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但是,对于国内市场流动性和股市“核心资产”的估值,投资者观点则存在明显差异。


对于投资者的分歧,我们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一方面,不少投资者担忧宏观流动性会转向收紧,尤其是10月21日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重提“总闸门”。我们对此并不过度担忧。过去三年,“总闸门”措辞在央行信息发布中曾出现过四次,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首次提出“总闸门”,其后在2018年一季度、2019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又分别提出。每次提出都伴随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下滑。前四次提出“总闸门”都是在宏观经济降杠杆的大背景下,而此次“总闸门”的提出,则是处于国内疫情有效控制、国外疫情二次爆发,国内经济处于从疫情中复苏中继的背景下。由此推测,稳杠杆才是应有之意。货币政策将保持灵活稳健,不会边际收紧。所以,我们认为宏观流动性并不构成实质风险。


另一方面,很多投资者认为“核心资产”的个股“估值太高”,从而非常谨慎。我们认为,所谓“核心资产”主要呈现业绩的高确定性,或者业绩的高成长性,或者两者兼有。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资金确实给予具有这种特征的上市公司较高的估值水平。而这些“核心资产”的高估值,更多是体现在以市盈率等传统估值指标衡量之下的“高估值”。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业绩确定性和成长性的追捧。在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球的经济增长都会非常疲弱,表现出成长性的企业将会非常稀缺。同时,欧洲疫情二次爆发打开了欧洲央行货币宽松再次加码的空间。美国大选无论花落谁家,都将开启新一轮的财政纾困政策。因此,全球的资金成本都将维持在极低水平,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将会持续不断地受到资金的追捧,成长性估值可能会越来越高。


总的来说,对于市场投资者的分歧焦点,我们抱有相对乐观的态度。投资者风险偏好已经触底。未来几个月,资本市场将会开启稳步上升的势头。我们仍将聚焦于“后疫情”新常态,关注“扩大开放”新趋势,把握“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继续积极发掘结构性投资机会,投身成长股投资大时代。


移动端后缀.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