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顺定期 | 2023年4月观点

来源: 致顺投资 发布时间:2023-05-05

4月,沪深两市走势跌宕起伏,结构极度分化。从整体走势来看,所有宽基指数在4月19-25日五个交易日内经历了一波快速杀跌。其中,上证指数跌3.79%,沪深300下跌4.79%,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7.07%,甚至击穿了年初点位。从结构上看,行业间走势分化极端。申万一级行业中,传媒板块以98.94%的月度换手率实现了13%的涨幅,建筑装饰板块在“中特估”逻辑加持下也录得10.3%涨幅。本月仍有22个行业板块收跌,其中9个行业跌幅超过5%。在3月换手率超过100%的计算机板块,以6.99%的跌幅位列4月跌幅榜第三。极端化的交易结构往往带来市场的脆弱性,过程中快速上涨的板块积累了下跌的势能,快速下跌的板块获得了上涨的动能。市场必将由不均衡回摆至更均衡更稳定的状态。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基本面,依然是市场均衡和稳定的基础。


4月宏观经济环比3月略有走弱,属于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转入全面回升过程的阶段现象当前经济复苏实际上仍处于疫情防控政策积极调整后阶段,经济从供给到需求、从产业链各环节到消费和投资各领域均呈现弱复苏,其性质总体属于补偿性、恢复性。当这种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动能就会明显减弱,在依靠国内经济自身修复的同时,还必须依赖政策、外需等外生力量注入新的增长动力。结合月末高层会议的定调,市场无需担忧宏观政策转向,流动性整体宽松的局面基本能够延续,投资者可以回到稳健做多的基调上。拉长时间来看,经济的显著复苏值得期待。相应地,4月A股市场大概率也将是年内低点而被甩在身后。


我们判断,接下来一段时间(3-6个月),国内经济复苏的重心会放在产业政策方面,重点是突破短板同时做强优势。呈现相应投资机会的具体方向,包括“卡脖子”环节突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优势领域出海(新能源、机械装备领域)、科技创新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生物创新药)和央国企做优做强(“中特估”)。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制度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通过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2022年往后,国企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都将是国内体制改革的基本抓手,在资本市场上会映射出相应的可持续投资机会。当下市场认知一致的中特估科技创新方向也印证了这一点。“中特估”本身是特定概念,我们认为实际上要去分析国企改革和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分层定位对于投资逻辑带来的变革。站在资本市场角度,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在于,理顺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推出股权激励方案促使经营业绩释放,加快更多优质国企资产注入上市平台。而中特估”的投资逻辑应当是在具有中长期发展趋势的产业中,发掘具有上述改革特征、并且呈现出明显成长性或高股息率的优秀国央企,特别是其在A股主板市场的投资机会


总之,致顺投资将一如既往前瞻性深入研究,积极挖掘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产业,前瞻性布局其中具有确定成长性的优秀企业,与他们共同发展。我们将始终坚守“勤勉审慎、专业至诚”的投资信条,以真诚对待投资,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风险匹配、合理满意、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END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文仅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之情况下,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参考使用。北京致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不会因接收对象收到本消息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文所载信息不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本公司相关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且不应用于对投资的评估。
◤本文提及的信息、观点及意见,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文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有权发布与本文所载信息、观点及意见不一致的消息。本公司有权不经事先通知对本文所含信息予以修改。
◤本文所载信息均来源于合法或已公开的资料,即使本文所有信息系尽最大谨慎提供、选择和校验,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充足性、可靠性、及时性和适用性等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亦不承担因使用本文信息直接或间接导致损失的责任。
◤本文版权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本文中的内容不得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相关内容,请联络本公司获取授权,并注明内容来源为北京致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删改和引用。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旗下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担保某一基金的业绩表现。如遇投资决策时,接收对象应仔细审阅基金产品的推介材料、风险揭示、基金合同等文件,确保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及风险因素,自主判断、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二维码-版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