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顺定期 | 2020年2月观点

来源:致顺投资    时间:2020-03-11


2020年2月是个不寻常的闰月,注定以独特的方式载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本月第一个交易日和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都以大幅度下跌收盘。其中,2月3日,上证指数大跌7.72%,创业板指数跌6.85%。2月28日,上证指数跌3.71%,创业板指数重挫5.7%。暴跌的原因,都是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投资者恐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个交易日是国内疫情引发资金出逃,最后一个交易日是国外疫情超预期造成的抛售。面对陌生病毒突如其来引发的疫情,组合操作更需要我们保持相对独立的判断,而不是被其他投资者情绪裹挟、随波逐流。


毋庸置疑,此次疫情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的主要因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如何发展,作为非医学专业人士,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然而,通过研究历史案例、聆听专家观点,我们能够获得一些关于疫情发展的认知。我们认为,在未来一个季度内,我国的疫情趋于平稳可控,逐步走向平息。国外的疫情存在超预期的风险点,尤其需要关注,海外的疫情风险进一步扩散和加深,造成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从而对中国产生超预期的负面影响。当然,疫情仍然在发展变化中,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们的认知也会跟随着不断变化。


面对疫情冲击,人们对经济增长众说纷纭。短期内,经济增长必然受到巨大冲击。然而,我们看到,中央定调,本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变,仍然要全力完成。因此,需要在疫情平息后宏观经济实现补偿式增长。经济补偿式增长,更多是需要依靠逆周期调节政策部署。目前来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已经加大发力并将逐步传导。


从中期来看,疫情对资本市场影响会非常有限。在鼠年余下的时间里,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将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将更多聚焦在对结构性变量的研究和跟踪,专注在包含高端制造业在内的科技领域,以新生代为主要目标客群的新兴消费领域,以及在此次疫情冲击下形成的新兴生产生活方式领域,寻找中长期胜出的优秀公司。


移动端后缀.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