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顺定期 | 2020年3月观点

来源:致顺投资    时间:2020-04-07


2020年3月,投资者再度“见证历史”。当月,国外资本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其中,美国股市更是四度盘中触发下跌熔断,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极度恐慌。国内资本市场显然也受到海外冲击,上证指数当月跌幅4.51%,中小板指下跌10.37%,创业板指数下跌9.64%。毋庸置疑,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是造成3月全球资本市场剧烈动荡的“罪魁祸首”,是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的主导因素。


2月底3月初,面对陌生病毒突如其来引发的疫情,通过研究历史案例、聆听专家观点,我们形成了关于疫情发展的一些认知。以此为基础,我们判断市场投资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疫情风险,尤其是忽略了海外疫情扩散和加深所带来的冲击。


虽然并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是我们3月初对于新冠疫情发展风险的判断,尤其是美国疫情发展的冲击,与后来的现实基本相符。美国疫情爆发式发展,让世界目瞪口呆。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创出确诊病例数全球之冠。之后,确诊病例仍在快速增加。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全球确诊人数的爆发,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知和预期。站在现在时点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的主导因素,将是各国政府推出的对冲政策。美国和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已经在3月抛出了规模巨大、甚至史无前例的货币和财政措施,以期纾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自身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冲击。中国的宏观对冲政策也在积极应对。春节过后,中国央行就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1.2万亿资金,并降息10个基点,通过流动性支持、稳定金融市场。与海外相比,国内宏观政策相对保持稳健。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从这次会议公报可以看出,中国更大力度的宏观对冲政策正在蓄势待发。就业和中小企业,应该是中国宏观对冲政策核心政策目标和着力点。


疫情仍然在发展变化中,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目前来看,至少已经不能简单地将此次疫情看作是短期的一次性冲击了。中期来看,疫情迁延时间长短,将是影响资本市场的最主要变量,各国的宏观对冲政策也会根据疫情发展相应做出调整。面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我们将重点研究和跟踪疫情的尾部效应,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移动端后缀.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