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顺定期 | 2021年8月观点
来源:致顺投资 时间:2021-09-03
八月,上证指数收于3543.94,涨幅4.31%;沪深300指数收于4805.61,跌幅0.12%;创业板指数收于3214.12,大跌6.57%。沪深两市仍然呈现分化局面,但前几月“沪弱深强”的格局在本月反转为“沪强深弱”。八月的市场成交量井喷,每个交易日成交均在万亿元以上。天量的成交,结合持续震荡且无趋势的大盘格局,反映出市场充斥着大量无效交易。这些交易产生了摩擦成本,但没有为投资者带来实质性收益。这些数据表象某种角度体现了投资者对结构性投资机会的热衷和捕捉,但事实上,投资者深刻认知到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特征,才有助于减少无效交易。
资本市场结构性特征,就是在某一时间段内,市场存在的上涨和下跌的分化。这种分化,既可以存在于不同行业板块之间,也可能存在于某产业内部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之间和不同企业之间。行业板块之间的较大分化,是中国A股市场非常显著的结构性特征。自2020年以来,这种分化进一步扩大,并且市场没有明显的行业轮动特征,结构性机会没有在各行业之间“雨露均沾”。
我们梳理了2010年1月至今140个月的申万一级行业月度涨跌数据。一方面,2020年1月至今连续20个月,月度板块最大涨幅与最小涨幅的分化,即涨幅极差,均在15个百分点以上(图一)。而在此前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20个月中,涨幅极差超过10个百分点的情况仅出现过21次,并且不连续。最近20个月的板块分化显著扩大。另一方面,在过去20个月中,月度涨幅高于均值的强势板块明显集中,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并没有出现行业轮动的迹象(图二)。
图一:申万一级行业月度涨跌幅分化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致顺投资
图二:申万一级行业月度涨幅高于均值的次数(2020.01-2021.08)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致顺投资
结构性特征,在一些板块呈现为结构性机会,在另一些板块则可能面临结构性风险。投资者需要理解影响市场结构性分化的关键因素,才能够抓住机会、规避风险。这些因素既包括政策、技术,也包括竞争、需求等等。
在诸多因素中,我们认为,结构性政策是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特征的最核心因素之一。理论上讲,政策分为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总量政策,会广泛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结构性政策,则旨在对部分领域、行业进行政策调节。就我们通常分析的政策因素来看,宏观政策中,货币政策主要是总量政策,财政政策往往更多呈现结构性;产业政策,更是极具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近年来,央行创设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以支持一些重要事业的发展。例如,2014年为支持棚户区改造,央行创设的抵押补充贷款货币政策工具(PSL)。今年,央行唯一创设的结构性政策工具——碳减排货币政策支持工具落地在即,对新能源等绿色减排行业提供专门货币政策支持,将会保障相关产业获得充足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应地,资本市场上的相关行业也将呈现持久的结构性机会。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短期仍将呈现震荡格局,结构性分化将会持续。投资者身在其中,需要做的就是紧紧抓住结构性特征的核心因素,避免无效交易。致顺投资仍将前瞻性深入研究,积极挖掘符合社会发展新趋势、未来发展新格局,并且基于基本面的结构性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