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顺定期 | 2022年1月观点

来源:致顺投资    时间:2022-02-07


2022年元旦以来,上证指数下跌7.65%,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12.45%,A股市场走出了过去五年来最差的开年行情。分行业来看,仅有银行板块当月略微收涨,其他行业均下跌,其中,国防军工、医药生物和传媒板块跌幅均超过14%。


我们认为,开年以来市场的下跌主要受以下因素叠加效应影响:首先,美联储超预期的鹰派信号,对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形成较大负面冲击。其次,投资者对于2022年国内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存在担忧。再次,经历过去几年的结构性行情,一些板块获利明显,存在投资者落袋为安的需求。最后,临近春节长假,部分资金需要进行惯例性卖出交易。其中,前两点是影响市场的长期实质因素,后续发展将对资本市场产生越来越多的正面影响。后两点则是情绪和技术层面的短期因素,影响已经结束。


我们首先看美联储政策因素。美联储在2022年可能的政策变化,是全球所有投资者(包括A股投资者)一致认为的市场最大风险来源。风险不在于美联储是否会紧缩,而在于美联储会以什么节奏紧缩。自去年底开始,美联储不断传递超出市场预期的鹰派紧缩信号,全球市场投资者受到惊吓,相应调整对于紧缩节奏的预期。在中国春节长假期间,华尔街对于美联储加息次数的最极致预期已经升至7次,这意味着投资者认为今年后续每一次美联储议息会议都将加息。这一预期已经达到紧缩政策的天花板,因而后续美联储的任何紧缩动作都可能会被投资者解读为“符合预期”或“好于预期”。另一个角度,在接下来的历史阶段,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可能反而是巨大机会。尽管美联储开启紧缩进程,但是国内货币政策进入了独立的扩张宽松阶段。从全球大类资产来看,美元紧缩,处于价格高位的美股、美债和美国房地产势必承压,资金将寻求进入与美元相关性低的资产类别。人民币资产恰好就是这样的资产。因此,人民币资产,尤其是A股在未来一段时期将会极具吸引力,具有历史性机遇。


其次看国内稳增长政策因素。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各种稳增长的政策“药方”已经陆续开出,与资本市场最直接相关的货币政策必然宽松。并且,央行善于创设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短期信用扩张不畅的状况应会改变。我国社会经济很快将面临宽货币、宽信用、低利率的货币政策环境。投资者对于国内稳增长的信心因此会逐级抬升。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当前大概率是2022年市场的底部区域。随着元旦以来股市的调整,很多基本面优良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估值明显降低甚至创出估值洼地,带来了较好的长期投资机会。致顺投资将一如既往前瞻性深入研究,力争为投资者持续创造风险匹配、合理满意的投资回报。祝所有投资者虎年投资顺利!


移动端后缀.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