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致顺投资 发布时间:2021-03-03
2月,上证指数收于3509.08,涨幅0.75%;创业板指数收于2914.11,跌幅6.86%。各指数基本上是节前节节走高,节后快速下跌,普遍呈现冲高回落状态。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调整幅度尤其居前。引发下跌的核心原因是,市场短期情绪悲观,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被一概而论归为机构“抱团股”,遭遇大量抛售。究其根源,是投资者对2021年全球货币政策会否收紧的过度担忧。
观察近期市场,下跌标的的跌幅与其基本面和估值水平并不相关,而是与前期涨幅相关。近期跌幅较大的个股,基本是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相反跌幅较小的个股,前期涨幅普遍较小。可见投资者情绪使然,对于涨幅大、估值高、“抱团股”概念交叠混淆。事实上,除了高估值的机构“抱团”股外,还有很多个股,其行业基本面已经发生本质变化、未来几年具有持续高成长性,因其业绩不断超出市场预期,前期股价被推动上涨,此次属于被错杀。一方面,这些个股本身并不存在高估。另一方面,市场对这类个股存在明显的认知分歧,并非当下机构“抱团”的方向,例如光伏板块。
“过去两年的股价上涨,主要源于流动性释放推动的估值抬升。”这是当前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普遍共识。基于这样的逻辑,流动性的拐点就意味着股价的拐点。于是,投资者形成一致行为,把可能影响流动性的货币政策置于聚光灯下,紧密地跟踪观察。在此情景下,货币当局的一言一行,不可避免会被投资者用放大镜来解读;交易利率的上下波动,必然会被投资者以扩音器来传播。投资者极易形成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心态,风险偏好快速下降,从而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一月末,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数量变化即被众多投资者解读为货币政策的转向。节后至今,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也被不少投资者认定为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开启加息的前奏。事实上,我们紧密追踪的金融市场流动性指标并没有出现明显收紧。
从中国货币政策角度,国内外宏观经济和疫情发展的客观现状,要求宏观政策应至少保持稳定,不支持政策现在就开始转向。春节后,中国央行也透过媒体明确表态,当前央行操作数量不能表明货币政策取向,应重点关注利率指标。
从美国货币政策角度,近期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快速上升,反映了市场对于通胀的较高预期,进而担忧政策会收紧。在过往历史中,美国国债市场交易利率所隐含的升息概率和通胀预期并不十分准确,时常出现低估或高估的情况。当前交易数据反映出来的,是与实际相比显著高估了的通胀预期和政策收紧预期。投资者远远跑到了美国实际通胀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前面。
一边是惊慌甚至极度担忧的投资者情绪,一边是未有收紧的(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我们认为现阶段并没有面临系统性风险。我们判断,本次市场调整已经接近尾声,前期追逐市场波动的趋势性资金大部分已经离场,惊慌情绪得到显著释放。市场投资者的关注点仍将逐步回归到行业景气度和企业基本面上。接下来,随着两会的召开,市场将进入新的投资主线中。当前应是布局业务快速成长、业绩确定性强的优秀企业之良机。
由于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的过度关注和解读,可以预期在今年余下的交易时间,类似的短期市场冲击可能仍会出现。致顺投资对于短期情绪不迎合、对于短期趋势不追随。我们仍将聚焦于行业和企业中长期基本面,专注于具有中长期持续成长性的优质企业,积极把握短期市场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
END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文仅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之情况下,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参考使用。北京致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不会因接收对象收到本消息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文所载信息不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本公司相关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且不应用于对投资的评估。
◤本文提及的信息、观点及意见,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文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有权发布与本文所载信息、观点及意见不一致的消息。本公司有权不经事先通知对本文所含信息予以修改。
◤本文所载信息均来源于合法或已公开的资料,即使本文所有信息系尽最大谨慎提供、选择和校验,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充足性、可靠性、及时性和适用性等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亦不承担因使用本文信息直接或间接导致损失的责任。
◤本文版权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本文中的内容不得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相关内容,请联络本公司获取授权,并注明内容来源为北京致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删改和引用。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旗下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担保某一基金的业绩表现。如遇投资决策时,接收对象应仔细审阅基金产品的推介材料、风险揭示、基金合同等文件,确保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及风险因素,自主判断、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