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顺定期 | 2019年第二季度观点
来源:致顺投资 时间:2019-07-23
2019年二季度的国内资本市场,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区间振荡格局。经过一季度的快速上涨,A股市场在4月中旬就已经表现出阶段性的顶部特征,市场指数呈现冲高回落的格局。5月份,中美经贸关系突生变数,层层加码的关税大战,气势汹汹的技术封锁,显著打击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股票市场持续下跌。整个6月,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仍然沉浸在自5月以来弥漫的悲观气氛中。但随着对中美两国领导人G20大阪峰会会晤的预期提升,A股市场也缓步上涨。
反复振荡的市场格局,难免枯燥乏味。但是,在这个季度,却有一批股票逆市创出了历史新高。这些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市值公司,被投资者定义为“核心资产”。这类公司主要集中在以食品饮料为主的消费类行业。我们认为,“核心资产”类股票的持续上涨,是多个因素共振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经济下行周期,行业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持续机构化;海外资金持续流入;经典价值投资理念普及等等。然而现阶段,当这些看好“核心资产”的逻辑经过口口相传,在投资者耳熟能详的时候,“核心资产”股价屡创新高,并已出现较为拥挤的交易状况。这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比已经处于风险大于收益的区间。对于这类资产,投资者更应该保持审慎和清醒。
从目前时点至今年年底,中美经贸关系应该不会是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中美紧张的经贸关系,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应能有所缓和。从乐观的角度看,中美重启的贸易谈判,有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达成阶段性协议,11月的APEC领导人会议可能是一个时间窗口。当然,我们还是要保持清晰认知,未来几十年是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应该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将这个因素纳入自己中长期投资的风险收益预期框架当中。我们既不能对中长期中美关系抱有过于乐观的幻想,低估中美博弈带来的中长期冲击;也不能对短期中美关系的波动过于悲观,夸大中美博弈的短期影响。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状况应该是影响资本市场的主要矛盾。今年五、六月以来,宏观经济高频数据反映出国内经济增长仍然承压。并且,2019年已经过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到了相机抉择是否需要调整的时间节点。针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压力,逆周期调节政策仍然是首选的政策工具。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应当发挥更多的逆周期调节作用。财政政策可选择的工具,包括提高预算赤字、调整专项债额度等多种方式。货币政策,在经过第二季度的观察期之后,将可能在三季度相机调整。7月中下旬,我们或能观察到中央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定调。
我们延续前期的判断:接下来的时间,资本市场将会呈现出结构性的机会。目前仍是应该显著增加股票类资产配置的绝佳时机。我们仍然坚持,紧密把握宏观政策这条主线不放松,其他各方面的因素,都是次要矛盾,都可能构成今年投资的干扰和噪音,也就是我们在年度策略中提到的“莫听穿林打叶声”。“稳”是今年我国各项宏观政策的关键字,“稳字当头”,将贯穿全年宏观政策执行的各阶段。基于此预期和判断,我们采取的组合策略就是“何妨吟啸且徐行”。